自主创新第一炉 发表时间:2006-09-06

 熔铸25吨熔炼炉,呈圆台形状,分炉底、炉体、炉盖三部分。直径6420毫米,高3200毫米,周长20158.8毫米,用钢材26吨,是铝行业大型的熔炼炉。由于制作工序繁琐、工艺复杂、技术要求高,熔铸1#、2#、3#熔炼炉均由英国HENGEMOLI公司设计,国内专业厂家制作。在消化英国人图纸,吸收专业厂家的制作经验后,电解分厂决定4#25吨熔炼炉依靠自己力量来制作。
  

承担这次任务的是电解设备部钳焊一班,在刚刚完成电解后续技改制作任务后,7月4日,他们又投入到熔炼炉制作当中。班长刘建泉,把幼小孩子托付给别家人,在技术员的帮助下阅读图纸、领会要点、拟定工艺、调整工序,全身心地投入到圆炉制作中去。
  

熔炼炉制作难度最大的是炉体。炉体呈圆形结构,必须用卷板机把每张钢板卷成所需要的弧度。全部卷完之后再拼接成两个¢6420毫米的筒体,再把两个筒体上下对接成整个炉体。既要保证筒体是圆的,又要保证两个筒体的周长一致。这道关键的工序由钳工技师刘建泉、卢世忠和具有丰富冷作经验的周志兴负责。尽管我司仅有的三辊卷扳机陈旧,精度差,通常一块钢板需要反复卷七、八次才能接近要求的弧度,但他们为了使筒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圆,开动脑筋,用工字钢和钢板制作了一个平台,在平台上画出¢6420毫米的圆,沿着圆弧线焊了数十片三角钢板作为基准点。内外两人同时飞舞着八磅锤、精确敲击钢板的凸凹处,使之达到弧度要求。同时,在校好的弧形钢板上用角钢点焊拉住,然后拼装成两个筒体。由于炉体体积大,上下筒体拼接完成之后产生了一些变形,他们用千斤顶加槽钢顶和葫芦拉等办法将炉体慢慢调圆,直径偏差仅±5毫米,超过图纸±20毫米的要求。
  

烧嘴与炉体要求相贯线弧形过渡,这由善于动脑、做事认真、追求美感的林传兴师傅完成,他按照图纸尺寸一遍又一遍地在青克纸上试验,直至相贯流畅、弧线美观后才在实物上放样。

  

现场拼凑焊接有成千上万条的焊缝,焊缝质量要求高和工作量大都是前所未有的,也是炉壳制作的关键阶段。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,钳焊一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对接钢板进行45度破口,两面焊接,每条焊缝焊3道以上,有些关键部位焊6-7道,焊缝宽度超过图纸要求的10毫米,甚至达到20毫米。为了预防焊时热涨应力变形,他们用5台焊机同时对角焊接。时值酷暑,钳焊一班的职工在三米多高、不通风的炉体内,忍受着近四十度的高温,一天不知流了多少汗,厚重的焊工服湿了一遍又一遍。
  

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和进度,衷金禄、杨闽建、张云、蔡银英、陈华辉、江信安6位焊工每天早上5点钟就到现场,中午连班,一天工作12小时。陈华辉家住西芹,清晨4点就要开始赶路。林传兴、陈华辉腰椎间盘突出,做过手术,在现场一蹲就是几个小时,从未叫过一声苦。蔡银英、张云两位巾帼干起活来一点都不让须眉,炉口底下仅有300毫米空间,她们就侧着身躺在地上一道又一道地进行着仰焊。
  

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,在设备部副经理江信兴、工段长林茂春的现场指导下,在曾建功、王国琳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下,一台多项技术指标超过图纸要求、制作精良的圆炉矗立在熔炼平台东端,钳焊一班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又一曲南铝自主创新的凯歌!

导航
电话
二维码
咨询
IM体育官方网站,Im体育